概要

歷史和沿革

文學部成立於1953年。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文學部迄今為止的歷史,並展望它的未來。

大阪市立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0年,文學部的前身是創立於1949年的大阪市立大學法文學部文學科。最初設置了12個專業(哲學、社會學、心理學、教育學、藝術學、歷史學、地理學、國文學、中國學、英文學、德文學、法文學),擁有20名教師,翌年又開設了第二課程(夜校)。「產業大都市大阪絕對需要文學部」,在恒藤校長這一強烈信念的支援下,於1953年創建了文學部。 教員也大幅度擴充到了88名。第二年開設了碩士課程,第三年又開設了博士課程,作為二戰之後的新學制大學,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充實了研究生院。但是,當時的教學樓不在現在的杉本町,而是在市內的南區(今天的中央區)和西區。市大杉本校區在日本戰敗之後被聯軍接管,成為美軍營地。

1956年,文學部重返杉本校區,並持續擴充,自1968年起,擴充為5個學科12個專業, 研究生院也得以充實完善,並擁有超過舊帝國大學的師資力量。在重視實學的大阪學術風氣中大放異彩。

其後,重拾平靜的文學部,根據大阪市綜合計畫21「充分發揮市立大學的新都市型綜合大學的充實條件,以及國際都市大阪的特性,推進學術研究」的方針,邁出了新的一步。具體體現在1990年代的設施完善之上,修建了堪稱日本第一、兼具圖書館和資訊功能的學術情報中心,接著又擴建了文學部辦公樓,對舊校舍進行了全面整修。

21世紀初(2001年)達成研究所重點化目標,改編為4個學科15個專業(大學部為3個學科15個主修課程),正式名稱也改為大阪市立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/文學部。不僅在研究所設立了獨一無二的亞洲都市文化學專業,還新誕生了語言資訊學(現為語言應用學)專業與表現文化學專業,並且在隔年2002年受到文部科學省為了打造全球最高水準的研究教育據點而擬定的「21世紀COE計畫」採用,作為日本全國數一數二的研究中心大學穩健地創造佳績。

文學部完善了從本科到研究生院博士課程的教育科研環境,引進大量的高科技器材,設置了IT相關資訊處理室、心理學實驗室、地理資訊系統(GIS)處理室、比較語言文化資訊處理實驗室、印尼木琴(gamelan)實習室、音聲數位檔案館等。 此外,2003年還成立了「文學部暨文學研究科教育促進支援機構」,目的在於援助文學部本科生和文學研究科研究生的學習活動,學生們在獲得教職員支援的同時,該機構作為他們自主籌辦各種活動的組織,開展了具有特色的活動。

重視國際交流也是文學研究科和文學部的一個特色。現在和漢堡大學(德國)、朱拉隆功大學(泰國)、雅加達大學(印尼)、國立藝術大學(印尼)、華東師範大學(中國)、「惠光」日本文化中心(德國)、倫敦大學亞非學院(英國)、里昂第三大學(法國)、賽爾齊-蓬多瓦茲大學(法國)、中山大學人文科學院(中國)、赫爾大學(英國)、首爾市立大學(韓國)締結了學術協定和互派留學生協定,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科研,互派留學生以及短期語言研修等。

大阪市立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/文學部由於2020年4月的重組而成立了文化構想學專業,連同新設的文化資源學專業共有4個學科16個專業(大學部為4個學科15個主修課程),展開了新的歷程,以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,形成具有創造性且扎實的研究風氣,並且打造出培育全球化觀點與自主性的教育環境。文學研究科/文學部將懷抱著肩負大阪都市的學術文化之自信繼續向前邁進。